中午來開匯/消防法缺乏外部監督機制、職業醫學專業、球員兼裁判 陳弘樺盼納職安法保障

  •  2025-08-06

中午來開匯/消防法缺乏外部監督機制、職業醫學專業、球員兼裁判 陳弘樺盼納職安法保障 37

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黃泰宇/台北報導

近年消防員救災事故殉職引起社會關注。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陳弘樺今(6)日受主持人黃光芹《CNEWS匯流新聞網》政論live直播節目《中午來開匯》專訪,談論這10年來針對消防員工作權益與職安環境,對於消防工作於救災中所面臨的困境與解方。陳弘樺說,盼望能爭取消防員納入職安法保障,並強調應讓消防與救護權責分立,但他坦言,目前人力缺乏,也盼能盡快補足人力缺口。

陳弘樺指出,因過去消防員工時部分有黑數,加班時數太高的問題一直存在,釋字785之後,桃園市已經開始勤一休一,過去可能有勤二休一的狀況,就是要在工作地點連續上48小時,才能休息,這樣很容易造成消防員身心疲勞;但基本上釋字785後,用勞基法進行工時調整,全台灣應該都已統一調整為勤一休一。

陳弘樺表示,目前消防員在推捕蜂捉蛇回歸,就目前現狀來談,早上8點到晚上10點交由捕蜂大隊來進行處理,由農業局來進行委外給義消,明年期盼就全面委外處理。

消防員殉職歸咎是否跟刪減預算有關?陳弘樺表示,「聽到蠻錯愕的」,屏東明揚工廠大火之後其實都希望能將消防員納入職安法進行保障,而目前只要勞動部指定納入消防員就可以適用,應該跟預算刪減無關才對。他也提出建議,救災救護未來能專責化處理;此外,他也提到消防頭盔也都有拿到,預算沒有刪減。

陳弘樺直言,目前透過消防法保障消防人員職業安全,不僅缺乏完整外部監督機制、職業醫學專業,更有球員兼裁判的狀況,消防員是高風險職業,但不應於犧牲性命的前提下進行救災工作。

陳弘樺也提到,退避權也因職安法跟消防法,有著決定性的不同,職安法可以依人員自身的判斷、風險管控,如此一來,消防人員就可以採取較安全的方式進行救災工作;但消防法卻只要有人員疑似待救,不管是多危險的情境,消防人員依舊得以命相搏,最後天人永隔。他強調,職安法的立場在於,只要本人於救災現場評估風險,就可以直接採取退避權。

陳弘樺也說,職業安全上,包含對於各廳舍設計都會關係到出勤的動線與救災的情況,確實有聽聞消防夥伴在救災出勤的途中就因此受傷;他也藉由節目盼望爭取消防人員必須要納職安法保障,並盼經由歷年消防員殉職案件,消防員的出勤任務應該更傾向於專責化,把救護跟救災分離,且目前人力缺乏,盼能補足人力缺口。

照片來源:CNEWS匯流新聞網影音團隊

《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》

饒慶鈴親勘達仁鄉受損災情 指示加速搶修、持續監控

水災後憂登革熱疫情升溫 花蓮縣議員籲積極防範傳染病

【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