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午來開匯/屏東4鄉鎮皆贊成核電廠延役 林文昌:為反對而反對是政治操作

  •  2025-07-02

照片來源: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

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/台北報導

前核二廠廠長林文昌今(2)日接受《CNEWS匯流新聞網》節目《中午來開匯》主持人黃光芹專訪。針對賴清德總統日前表示「即使修法通過,核三廠二號機也不可能未經實質審查就直接延役」,林文昌表示,此說法沒有錯,因為對核能的要求安全是最重要。

目前機組皆已停機,若要重新啟動,必須依法律程序辦理。即便修法通過,仍需送交技術文件與評估報告,由台電申請,再交由核能安全委員會召集專家審查。林文昌補充,該機關現已降級,非屬部會平行單位,而是三級單位,程序完備後才能啟動,並強調核三廠已於5月17日燃料用完,無燃料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再運轉。

延役相關作業須遵守嚴格規範,報告中已列明設備更新、改善項目與次序,這些工作可與審查並行處理。林文昌估算,若政府有決心,最快也需2年,合理時程為2至3年;若無決心,可能拖延5、6年。他說,慶幸近期情勢已有所變化,政府態度也從「不能討論」轉為「可以討論」,政府應儘速做出決定,避免愈拖愈難。

林文昌表示,延役公投通過即具有效力,政府依法應推動,否則將違反民意,未來恐影響選情。他也認為,僅推動核三廠二號機延役是策略性操作,如果政府決定真的要做,應該要重新檢視其他機組,例如核二、核一,甚至將來核四都可以再討論,只做一部機發電量太少,沒有經濟價值,量體夠大才對整體供電結構有幫助。

有些專家學者反對延役,稱機組太老舊,林文昌表示,所謂太老這個說法,其實是不了解核能電廠的法規與設計。他說明,以全球來看,延役已是主流趨勢,新電廠投資金額龐大、時間也久,而美國目前已有90%以上的核電機組完成延役,甚至有12部機延役到80年。

林文昌說,當時美國核電機的40年期限,是因反托拉斯考量,並非設備極限。他表示,目前全世界約有429座核電廠,其中120部以上已超過40年仍在運轉,證明只要管理好、安全無虞,就能繼續使用。

提到核二廠的表現,林文昌指出,任職期間4年多未曾跳機,代表設備維護良好,運轉平穩。當時為全台發電量最多機組,冬季輸出可超過百萬瓩,所用為奇異公司先進機組。

針對核四的情況,林文昌表示,一號機冷測試已完成,熱測試尚未進行,過去雖有諸多批評,但前廠長積極整頓,提升員工士氣與管理標準,電廠整潔度高,進入廠區須刷鞋、不得攜帶飲料。林文昌呼籲政府開放核四參觀,讓民眾自行判斷設施狀況。

林文昌指出,核四廠已經投資將近3000億元,封存之後的損失當然不止這些,因為又不能發電、也沒有回收。他形容,若不用的話,這筆將近3000億元的投入就像是打水漂,太可惜。

回顧前總統蔡英文執政期間的能源政策,林文昌表示,2025年執照到期後全面非核,當年規劃改以50%天然氣、30%燃煤、20%綠能替代。但當時核能佔比約20%,若完全剔除,勢必以綠能填補,造成成本上升。他與其他專家早有警示,估算每年將額外支出1200億元,政府當初未明言此財務成本,如今已逐步面臨。

屏東縣政府日前召開核能安全會議,決議反對重啟核三,林文昌質疑,其核安委員會成員若多為反對派,當然導致意見傾向一面倒。他強調,核三廠周邊4鄉鎮,鄉鎮長皆支持延役。

睦鄰補助亦被視為地方支持的原因之一,林文昌說,核能與火力發電廠皆設有此機制,對地方建設與福利有實質助益,任核二廠長期間,曾有鄉長表示當地預算有1/3來自睦鄰補助,顯示地方並無明顯反感。

針對反對者頻稱核電「危險」,林文昌反問,居民是否真的有感?「搞不好很多人從未看過核廢料。」他直言,核三延役基本上就是政治操作,為反對而反對。

照片來源: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

《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》

中午來開匯/彭振聲妻輕生引震撼 周榆修痛哭哀嚎:好人沒好尾

黃捷質疑《總統副總統選罷法》修法動機 羅智強:時序與理解都錯

【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