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午來開匯/台灣年輕世代恐失民主制度珍惜感 曲兆祥警示危機:極右崛起蔓延全球

  •  2025-07-23

中午來開匯/台灣年輕世代恐失民主制度珍惜感 曲兆祥警示危機:極右崛起蔓延全球 3

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/台北報導

針對當前全球政治發展趨勢,台師大政研所教授曲兆祥今(23)日接受主持人黃光芹《CNEWS匯流新聞網》政論LIVE直播節目《中午來開匯》專訪指出,極端民族主義與極右派勢力正於各民主國家迅速崛起,就連長期政治穩定、社會冷靜的日本,也出現令人意外的政治板塊移動。他更警示,台灣年輕世代未曾經歷威權體制與民主化過程,恐導致對民主制度的珍惜感逐漸淡化。

曲兆祥以日本參議院近日選舉為例指出,號稱支持日本擁核、具極右傾向的「參政黨」,從原本的2席一舉擴張至15席,選票主要來自日本年輕選民,而自民黨選票大量流失。他指出,這股極端政治力量的壯大,正反映出一個嚴峻現實:「年輕人對歷史已經沒有感覺。」

曲兆祥分析,二戰後日本社會長期避免觸碰戰爭創傷,導致新世代對廣島、長崎原爆的記憶淡薄,甚至無法感受戰爭的真實恐怖。他說,「現在的20幾歲年輕人,離那場戰爭已經80年,他們只知道紀念碑、照片與紀錄片,沒有親歷的痛苦,自然對核武議題無感。」

曲兆祥強調,這樣的情況在台灣同樣存在,許多80後、90後的台灣年輕人,在民主制度已成日常的背景下成長,自然而然將言論自由與選舉權視為理所當然,忽略了這些權利是過去數10年民主前輩努力爭取的成果。

「他們喝的是民主的水、吸的是民主的空氣,卻從未經歷為這些自由奮鬥的痛苦過程,這固然是他們的幸運,卻也造成他們對體制的誤判與否定。」曲兆祥說,這樣的世代斷裂,使得部分年輕人容易受民粹政治吸引,忽略制度的本質與歷史的脈絡。

曲兆祥認為,極端政治思潮在全球興起,是群眾運動慣用的策略,而執政者與反對勢力若一味操作情緒動員而忽略制度深化,將對民主體制帶來潛在危機。他強調:「環境會變,人也會變,台灣不能自滿於過去民主成就,而應警覺民主脆弱性,重新思考如何與年輕世代建立制度傳承與歷史記憶。」

針對民進黨的政治運作方式,曲兆祥指出,民進黨雖表面上強調民主制度,但實際的政治動員邏輯,卻更接近「革命式路線」。他認為,民進黨對總統制、內閣制等民主體制的實質理解相當有限,反而長期操作「人民起義」式的敘事,與歷史上的共產革命模式如出一轍。

曲兆祥表示,民進黨常以「被壓迫」的角色自居,號召中下階層民眾發動政治動員,與國民黨過去的統治相對抗。他指出,這種群眾動員方式與蘇聯的列寧、甚至中國的毛澤東極為相似,「理論只是用來供奉的,真正驅動群眾的,是一種革命熱情」。

曲兆祥表示,民進黨近年的政治運動,尤其像「青鳥行動」等公民參與活動,正體現出這種非知識導向、以情感訴求為主的動員模式。他質疑,許多支持民進黨的基層民眾並非基於理性政策討論,而是建立在對「擺脫過去壓迫、追求獨立」的強烈情感之上。

此外,曲兆祥亦批評部分網路輿論中出現「重返日本殖民」、「交由美國統治」等極端論調,認為這反映出部分台派支持者對主權認知的模糊與情緒化。他強調,這種非制度性、以仇恨與對抗為基礎的政治熱情,將長期削弱真正民主政治的理性運作空間。

曲兆祥最後指出,儘管民進黨與中國共產黨在意識形態上存在差異,但兩者在群眾組織與動員手法上的共通性不容忽視。他呼籲社會各界應重新審視當前民主政治的本質與實踐狀態,不應將民主制度與政治動員混為一談。

照片來源:CNEWS匯流新聞網

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:

林國成涉施壓公股行庫染指高爾夫球場 許淑華籲金管會全面清查

林國成疑施壓多家公股銀行 魏筠促金管會調查濫權行為

【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