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午來開匯/「賴17條」讓台灣兵兇戰危? 吳怡農:這類分析扭曲事實

  •  2025-07-08

中午來開匯/「賴17條」讓台灣兵兇戰危? 吳怡農:這類分析扭曲事實 19

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黃泰宇/台北報導

壯闊台灣理事長吳怡農今(8)日接受主持人黃光芹《CNEWS匯流新聞網》政論live直播節目《中午來開匯》專訪,談及近期內政部推廣備妥避難包、講述台灣社會韌性以及面對兩岸關係地緣政治不可控之因素,賴清德總統17條論述對台灣的影響兵兇戰危。吳怡農說,境外敵對勢力一詞早在過去就已存在,稱賴17條讓台灣兵兇戰危是扭曲事實,並提到社會韌性與國家安全是共同責任。

吳怡農提及,避難包他覺得是每個家庭都要有的習慣跟概念,「GO BAG」避難包概念,緊急狀況發生,今天必須立刻離開住所,裡免有避難時需要的物品,包含過夜食物與水、醫療器材、平時慢性病藥物,貴重物品可能是全家的證件,不是金條,是可以維繫生命的貴重物品。

吳怡農指出,每年9月就是台灣921防災日,天災是不可控的,避難時就可以把握時間,這就是避難包最核心的觀念。他說,這是不分政治、不分黨派,他鼓勵每個家庭都應該把避難包給整理起來,「不分政治立場、不分黨派,只關乎安全,這是一個好的習慣」。

吳怡農直言,不覺得政府應該要以政治立場要進行宣傳避難包,他提及近年在台灣各社區在推廣緊急應變知識,看到無數家庭不僅要照顧自己,還要照顧家人,一般人在特定情況可能時間不夠,那避難包「GO BAG」就發揮最大的功效,一拿就走;若是戰爭來臨,正常發展的公民社會,應該要在乎自己的安全,這是不分政治、不分黨派的一個良好習慣。

「避難包不能嚇阻戰爭,但它是維持和平的關鍵之一。」吳怡農說,社會韌性就是為了任何的突發狀況,不可以迴避、不去正視某些威脅,台灣的處境,地緣政治環境並不能操之在己,尤其解放軍1991、1992年軍事革新,其建軍目標就是把攻占台灣作為目標之一。他也提到,台灣民主化之前,解放軍就已在研究美國軍事革新,不停地在跟上腳步,雖不可控,但台灣可以確保社會有足夠的復原能力。

吳怡農提到,台灣政府跟軍隊需要去做的就是保衛國家,要將國家安全視為一個全民共同責任,軍隊和政府各有他們的角色,人民也有其該負責的事情,整體的防禦機制才能達到嚇阻效果,所謂的嚇阻效果就是維持和平的能力,要相信台灣社會有承擔衝擊的能力。

談到賴清德總統對台灣的17條論述。吳怡農直言,或許威嚇不是能夠解決兩岸分歧的方式,社會韌性不能只單靠社會,他不想為誰做政策辯護,但媒體報導分析要公道,賴清德總統的發言讓兩岸兵兇戰危,已扭曲了事實,把中國視為境外敵對勢力,這個詞在情報法等相關法規內早已提及。

照片來源:CNEWS匯流新聞網影音團隊

《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》

中午來開匯/全聯是社會韌性關鍵? 吳怡農:企業、政府與民間有共同任務

中午來開匯/中國持續擴張軍事不僅針對台灣 吳怡農:它意圖控制西太平洋

【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