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掃「兩部位」X光影像就知! AI加速揪出骨鬆高風險族群

  •  2025-07-18

一掃「兩部位」X光影像就知! AI加速揪出骨鬆高風險族群 3

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/台北報導

根據統計,65歲以上長者中約每7人就有1人罹患骨質疏鬆,是高齡長者最大隱形殺手。亞東醫院近期就率先導入骨質疏鬆AI輔助判讀軟體,可以分別透過髖部與胸部X光影像,讓AI自動分析醫學影像,精準預測患者骨質狀況,一旦判定T值小於等於 -2.5 時,即安排雙能量X光吸收儀(DXA)進一步檢查,大幅提升篩檢效率與準確度,也有效節省醫療資源。

亞東醫院骨科部骨鬆與骨腫瘤科主任吳凱文表示,骨質疏鬆早期通常無明顯症狀,卻可能因輕微跌倒就導致髖部或脊椎骨折,嚴重影響長者的行動力與自理能力,更可能增加臥床、感染及早逝的風險。

早期發現、早期介入是治療骨鬆最重要的關鍵。像78歲的吳女士,原本因骨質嚴重流失,腰椎T值在短短一年內從 -2.8 下降至 -3.5,一度陷入骨折威脅,所幸在醫療團隊介入並調整治療方案後,去年腰椎T值回升至 -1.8,骨密度提升達24%。如今的她已能自在外出。

吳凱文表示,類似案例都可以清楚看到,只要及早發現、持續治療,骨質疏鬆不只是可以控制,更有機會大幅改善。尤其,骨鬆治療的核心不僅在藥物使用,更仰賴個人化的評估、長期追蹤與生活型態的調整,包括充足的營養補充、規律運動與跌倒預防等。

許多民眾對骨鬆仍存有「無症狀就不用理會」的錯誤觀念!吳凱文警告,若拖到發生骨折才驚覺嚴重性,往往已為時過晚。目前健保已於2024年擴大骨鬆用藥給付,高風險族群更應積極追蹤與治療,只要能配合規律補充鈣質、維生素D,搭配適當運動與跌倒預防措施,能顯著提升骨骼健康與生活品質。

醫師提醒,骨質疏鬆雖無明顯症狀,卻可能造成骨折與行動受限的風險,不論性別與年齡,皆應及早檢查、妥善治療,而護骨本的第一步,就從主動篩檢開始。

照片來源:亞東醫院提供

《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》

「一聽捷運關門聲就癱軟…」 妙齡女工程師竟是恐慌症

孩子身上出現「不明甜味」! 竟恐觸法最重罰1萬元

【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