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726倒數2-2】精神指標遭羈押小草陷拉鋸戰 民眾黨主打「讓柯文哲投票」挺反罷

  •  2025-07-21

照片來源:柯文哲臉書

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/台北報導

距離726大罷免投票日不到一週時間,國民黨與民眾黨持續密集宣講,啟動全面攻防戰,從大型造勢晚會到街頭肥皂箱演講、里鄰會客室講座,藍白以各種形式回應來自罷團與民進黨。值得注意的是,由於民眾黨精神指標、前黨主席柯文哲有「物理」限制,難以發聲,民眾黨人士近日想出創意方式替代,最後幾天將主打「讓柯文哲投票」為號召,一來聲援反罷免、二來又可以延續解除羈押的訴求,藉此吸引小草注意力。

大罷免一戰熱烈,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近日親自聲援國民黨台中立委,卻有藍營人士甚至呼籲柯文哲公開發聲,強化反罷免聲勢。這也引發外界質疑,是否顯示民眾黨在此波選戰中的組織與動員力略顯薄弱。

一名民眾黨內部人士觀察,自從柯文哲官司纏身後,媒體焦點集中在相關弊案,使得「小草」支持者出現分化,一方面,有人因此更加凝聚、力挺政黨立場;另一方面,也有不少人選擇退回中間路線,保持理性與觀望。

該人士坦言,這群原本偏綠、過去對國民黨極度反感的中間選民,如今若身處罷免選區,反而陷入矛盾與遲疑。這群小草不認同國民黨,也難以全然支持民進黨,最後可能選擇沈默或冷處理,形成一股「漠視的沈默勢力」。

民眾黨台北市議員黃瀞瑩受訪表示,幾個月前曾與公民團體一起走上街頭,參與罷免民進黨立委的行列,也看出基層對民進黨的反彈聲浪確實存在。她指出,執政黨擁有龐大資源,外加網路側翼鋪天蓋地的「非綠即轟」言論壓力,讓第三勢力的聲音確實很難被聽見。

民眾黨台中市議員江和樹表示,這次罷免行動仇恨情緒高漲,但真正願意出門投票的人數仍是變數。他認為,「這次罷免的本質,是政黨對決,不是針對個人特質的選舉。我們真正要擔心的是民眾黨支持者會不會因為柯文哲未出面表態,而選擇不投票,這是黨內正在密切觀察的情況。」

江和樹也提到,當初國民黨台中3位立委羅廷瑋、廖偉翔與黃健豪之所以能在選戰中突圍,某種程度上是因為當時柯文哲出面力挺,「這3人當選,其實正是藍白合作示範區的具體成果」。他說,如今在罷免風波中,若能再次號召原先力挺藍白合作的選民,將成為反罷免成敗的關鍵。

江和樹進一步表示,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的夫人陳佩琪出面表態,對動員支持者將有實質助益。他表示,「畢竟柯文哲目前受到司法案件牽制,難以有明確動作,若由陳佩琪代為出面呼籲反罷免,對凝聚基層力量、喚醒沉默選民,將是一種加分效果。」

據了解,由於柯文哲「物理」限制,難以在這場大罷免戰爭中發聲,民眾黨人士近日則想出創意方式替代,最後幾天將主打「讓柯文哲投票」為號召,一來聲援反罷免、二來又可以延續解除羈押的訴求,藉此吸引小草注意力。

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蘇子喬分析,民眾黨長期以來被視為「一人政黨」,其政黨體質與支持動能高度依附於柯文哲,如今柯因涉案遭羈押,長期缺席政壇,導致黨內凝聚力明顯下滑。他指出,「黃國昌雖有個人魅力,但接手領導後的號召力仍有限,難以完全承接柯文哲當年動員群眾的能量。民眾黨之所以能取得不分區立委席次,其實主要是總統選舉時,柯文哲扮演母雞帶小雞的結果。」

蘇子喬說明,目前民眾黨不分區立委整體聲量偏低,僅黃國昌與張啓楷具一定知名度,但兩人皆非傳統型政治人物,對群眾的吸引力仍有限。他認為,雖然民眾黨與國民黨在立法院表現出藍白合作的結構聯盟,但若想轉化為社會運動或反罷免的行動力,「確實有困難」。

「如果柯文哲現在是自由之身,絕對能在這場罷免戰中扮演關鍵角色,」蘇子喬說道,柯文哲以庶民語言見長,擅長與中間、年輕選民溝通;相較之下,黃國昌雖有議題論述能力,但風格並不見得能吸引原本的「小草」群體。他總結指出,目前民眾黨在這場選戰中,要發揮實質影響力支援國民黨,恐怕仍面臨不小挑戰。

照片來源:取自民眾黨

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:

林俊憲、郭國文籲擴大救助 納入風災間接重傷亡者

選前黃金週末 護國保台屏東隊北上聲援桃園罷免行動

【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