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觀點】花蓮風災 牽動兩岸人民的心

  •  2025-09-26

【觀點】花蓮風災 牽動兩岸人民的心 3

黃曼寜/社會公益工作者

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洪的相關新聞,穿越台灣海峽,時時成為参加京台會議的兩岸專家學者們關切的焦點。大家期待光復鄉民平安無事,讚揚特搜大隊等救援行動的英勇,也感佩社會大眾四方捐助的温暖。

兩岸的政治藩籬看來愈築愈高,相互觀光交流的簽證愈來愈條條框框,充滿互不信認情緒的對立。還好,民間的相互關切仍能依舊維持人性的尊重,少受政治口水的影響。

「颱風,大陸的名詞是台風。台灣很多台風嗎?」大陸學者說:「快十年沒去台灣了!花蓮去過,風景很美,人很和善。光復鄉的堰塞湖災情看來嚴重,祈禱當地的住民平安渡過。」

屏東特搜大隊與花蓮消防局協同作業,凌晨1時許,在光復鄉佛祖街一處住家閣樓救出一名2至3歲的男童和阿公、阿嬤。参加會議的人固然分別從兩岸不同的地方而來,一有好消息,不忘即時在社群裡通知大家。

稚幼的弟弟僅穿著尿布、咬著奶嘴,雖然沒有哭,看起來卻嚇壞了。救難人員一邊將他抱起安撫「弟弟不要怕,馬上就帶你出去!」一邊攙扶祖父母走下閣樓,三人順利登上救生艇脫險。

複誦這段新聞,餐會中,有些女士不禁流下淚水。男士們也靜默下來。大家無語,心則共同繫念著光復鄉的那些被洪泥所困的災民。台方的人士則在餐後茶敘中期許,中央和地方政府針對災情趕緊拿出救援的行動,不要又是相互推責,猛丟泥巴。

搜救人員隨後也循著手電筒閃光,在同一區域找到兩名求救的民眾,涉水逆流將他們安全帶出。在北京機場,大家在等待上機返台,歸鄉的心仍隨著新聞報導中搜救人員的燈光,時亮時暗,時上時下。

6歲女童被大水沖往房頂,受困兩天後,被奇蹟式地獲救,同住的乾姑姑則不幸罹難。這張照片,令人不禁心裡悲痛。

搜救人員還遇到一名守在母親遺體旁的男子。他說:「隔壁是姊姊,可以幫我看一下姊姊嗎?」搜救人員到隔壁破門查看,發現他的姊姊就在門後,然已無生命跡象。這對母子、姊弟的愛,顯現著台灣家庭的光輝,陸方人士感動。

屏東縣消防局共出動8輛車、7艘船艇及23名人員,由特搜大隊長陳世鴻帶隊,分三路在光復鄉市區佛祖街、敦厚路一帶進行地毯式搜索。

救援人員搶救的回憶成了身在海外的人們對此一災難的温暖記憶。新聞報導在手機中顯現:返程時一度遭洪水逆流沖擊,幸而靠著電線才穩住身體。截至24日16時止,總計協助搜索33處所、救出61人,目前救援行動仍持續進行中。而令人感動的是,佛光、慈濟等宗教和社會公益團體自動自發,依然是台灣善心的主力。

登機走道中,返鄉的我們期待的是,當飛機抵達桃園機場時,新聞報播有更多的人平安獲救。政客和名嘴們則閉嘴,敬畏災難的事案災民的苦痛。

【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,不代表本刊立場,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】

照片來源:翻攝自周春米Threads

《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》

【觀點】你怎會願意被噴口水?

【觀點】居住正義 高雄青年也呐喊!

【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