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聚焦中風治療3-3】中風治療迎來30年新希望 順藥LT3001可望打破治療瓶頸

  •  2025-10-22

【聚焦中風治療3-3】中風治療迎來30年新希望 順藥LT3001可望打破治療瓶頸 5

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、林佑威/台北報導

急性缺血性中風是全球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,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統計,中風是全球第二大死因,每年影響超過一千五百萬人,其中約三分之一失能或死亡。醫界普遍指出,急性缺血性中風的治療關鍵在於「時間」,如何在黃金時間內恢復血流、減少神經細胞損傷,始終是臨床與研發並行的重要課題。

目前臨床主要採用的治療方式包括靜脈注射溶栓藥物(tPA)與機械性血栓移除術(thrombectomy)。然而,tPA僅適用於發病後3至4.5小時內、且具嚴格使用條件的病人,而血栓取出術則需高度設備與專業團隊支援,使得全球實際受惠病人比例偏低。過去三十年間,市場上幾乎沒有全新作用機制的溶栓藥物問世,也反映出該領域的高風險與高技術門檻。

在此背景下,台灣生技產業近年積極投入中風新藥與神經修復技術的研發,希望在國際醫藥市場中扮演關鍵角色,順天醫藥生技股份有限公司(股票代號:6535,下稱「順藥」)即為其中代表。在2025世界中風大會上,該公司發表二期試驗結果的創新藥 LT3001 採取兼具「溶栓」與「細胞保護」概念的研發策略,嘗試突破傳統單一機制藥物的限制。

順藥總經理葉聖文表示,中風藥物研發的挑戰在於如何兼顧安全性與有效性,「傳統溶栓藥物常受限於出血風險,而細胞保護類藥物又難以在血流阻斷狀態下發揮作用,這是全球藥廠共同面臨的技術瓶頸。」她指出,LT3001的研究嘗試結合兩種機制,期望為中風治療提供新的思考方向。

【聚焦中風治療3-3】中風治療迎來30年新希望 順藥LT3001可望打破治療瓶頸 7

據了解,LT3001已於中國進行第二期臨床試驗,約300名病患參與,研究由順藥與上海醫藥合作推動。根據公司公開資料,試驗主要觀察藥物的安全性與初步療效趨勢,並獲得監管單位與產業界關注。未來若要進入全球第三期臨床試驗階段,將需結合大型藥廠的資源與國際臨床網絡,目前公司正與多家跨國製藥企業洽談合作可能。

除了LT3001外,順藥亦投入幹細胞外泌體技術的研究,用於探討中風後神經修復的潛力。葉聖文指出,急性期與恢復期的治療需求不同,順藥希望從生技創新的角度,推動中風治療鏈的整合研究。

業界分析指出,隨著高齡化社會加劇,中風相關治療市場的潛力仍將持續擴大。根據市場研究機構Precedence Research預估,全球中風治療藥物市場將於2032年達到約250億美元規模。若台灣企業能在新型機制藥物或輔助治療技術上取得突破,將有機會提升在全球神經醫學產業鏈中的能見度與競爭力。

照片來源: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林佑威拍攝、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

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:

【聚焦中風治療3-1】整合溶栓、細胞防護機制 順藥創新藥LT3001二期成果登WSC 2025

【聚焦中風治療3-2】中風病人不再被時間綁住 順藥公布最新溶栓藥二期成果盼提升治療可近性

【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