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聚焦中風治療3-1】整合溶栓、細胞防護機制 順藥創新藥LT3001二期成果登WSC 2025

  •  2025-10-22

【聚焦中風治療3-1】整合溶栓、細胞防護機制 順藥創新藥LT3001二期成果登WSC 2025 21

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、林佑威/台北報導

急性缺血性中風(Acute Ischemic Stroke)長期以來是全球醫療體系中最具挑戰性的疾病之一。根據世界中風組織(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)統計,全球每年約有1,200萬人罹患中風,其中近七成屬於缺血性中風類型。現行治療多以靜脈注射溶栓劑(如tPA)及血管內取栓術為主,但受限於施打時間窗短、出血風險高與醫療資源可及性等因素,臨床應用仍存挑戰。

在此背景下,全球各地科研團隊積極投入中風新藥與新機制的研究,期望透過分子調控、神經保護或多重作用機轉,提升中風後腦部功能的整體恢復機會。來自台灣的順天醫藥生技股份有限公司(股票代號:6535,下稱「順藥」)即是其中之一。該公司自主研發的創新小分子藥物 LT3001,近期完成由合作夥伴上海醫藥主導的中國臨床二期試驗,並於2025年世界中風大會(World Stroke Congress, WSC)上正式發表最新研究成果,成為今年會議中少數由亞洲團隊主導的創新中風藥物研究之一。

順藥總經理葉聖文表示,LT3001的研發概念著眼於中風治療中「安全性」與「時間窗」兩大核心議題。不同於傳統的蛋白質型溶栓劑,該分子以調節體內溶栓機制為方向,並在藥理設計上整合了血流調控與神經保護兩種研究面向,期望提供醫學界更多可能性。

【聚焦中風治療3-1】整合溶栓、細胞防護機制 順藥創新藥LT3001二期成果登WSC 2025 23

根據順藥說明,LT3001的臨床開發計畫已完成多國臨床前研究與第二期臨床試驗,受試者約300人,試驗主要評估藥物的安全性與可行性。研究數據於西班牙巴塞隆納的WSC 2025年會中進行口頭報告,並獲多位國際專家關注。

葉聖文指出,目前團隊正依據臨床二期試驗的分析結果,規劃第三期試驗設計,預計將於2026年啟動,並以三年為目標完成。她強調:「LT3001的臨床發展不僅是順藥的里程碑,更代表台灣新藥產業在中樞神經領域的重要進展。」

在全球新藥研發趨勢中,針對中風這一高盛行、高負擔疾病的創新研發,正逐漸從單一溶栓路徑走向多機轉整合,包括血管修復、神經再生與發炎調控等方向。LT3001的臨床進展,也讓外界看見台灣團隊在分子設計與臨床策略上的國際競爭力。隨著臨床研究的持續推進,LT3001未來的開發成果將為中風藥物研發提供更多參考,並有望促進亞洲地區在神經疾病治療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。

照片來源: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林佑威拍攝、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

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:

【聚焦中風治療3-2】中風病人不再被時間綁住 順藥公布最新溶栓藥二期成果盼提升治療可近性

【聚焦中風治療3-3】中風治療迎來30年新希望 順藥LT3001可望打破治療瓶頸

【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