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林克威專欄】商業模式改變是否能加分 電商如何轉型走自己的路

  •  2025-09-22

unsplash示意圖

林克威/電商專家

外銷手作產品的跨境電商平台,主要有Estay、Amazon Handmade、蝦皮Shopee、Design Market和2011由台灣人創立的Pinkoi。以亞洲跨境設計購物平台為競爭定位的Pinkoi,最近推出了自建官網的服務,引發討論。

Pinkoi是以設計商品為主的平台,所有的商品都由設計師或品牌方銷售、管理和出貨,平台提供與消費者的媒合,目前用戶超過625萬人,年齡層以25至44歲為主,消費者來自159個國家,有超過6萬件商品,並提供6種語言,海外訂單約3成,退貨率低於3%,都是它的特色。開館時的保證金為新台幣3千元,平台服務費是「商品總價+運費」的15%抽成、每筆訂單15元管理費,還有5%營業稅,商品的退換貨及訂單退款,都是直接和設計師/品牌方進行,平台並不介入。

最近Pinkoi提供「客製化」合作方案,主打由Pinkoi協助營運品牌設計館、提供倉儲及物流配送服務並提供一站式跨境商務方案,即自建官網的服務,看起來和本業有所衝突,但開啟新服務的原因可能在於:

一、小眾平台流量有限

目前蝦皮購物及momo購物網持續穩居台灣TOP 2高流量平台寶座,第三名至第六名為Yahoo奇摩購物、PChome、博客來以及露天市集,月流量均超過千萬人次,而Pinkoi最高月流量為450萬人次,明顯有差,公司想要賺錢,自然必須要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來增加獲利。對Pinkoi來說,在現有的人力基礎上,若能提供更多的服務,可以讓公司創造更多的商機、更高的利潤。

二、主推打造專屬品牌官網

因為Pinkoi的消費族群和其他平台有差別,許多品牌一定會為了曝光度而「持續」在平台上架,但若設計師/品牌方要考慮品牌的形象、質感的創造,以及顧客關係、會員經營(不是光靠粉絲頁互動)及大數據資料庫的建立,則可以考慮使用新推出的自建官網服務。

三、開店平台降低官網成本

過去建立一個官網,需要花費系統開發、網站製作費,以及定期繳交維護費等費用,現在運用專屬的開店平台,可以有現成的系統,除了金流之外,物流、倉儲還可以委託給Pinkoi,讓設計師/品牌方可以更專心打造商品及專屬形象。官網是不是必須?是不是廠商一定要走上自建官網的路?很難說出孰是孰非,但獨立性、自由度及大數據的掌握,是短期看不出績效,但長期可以看出累積的成果,也只能讓設計師/品牌方自行判斷是否有官網架設的必要。

目前Pinkoi剛開始提供官網設置的服務,但看起來應該是以台灣本地的設計師/品牌方為主,畢竟物流和倉儲想要提供跨國的服務,需要較長時間的建立和之後的維護,但在台灣,開店平台這麼多(較知名的有91App、Shopify及Shopline),更別說在服務上可能更加完整,Pinkoi要如何取勝,還值得再觀察。

【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,不代表本刊立場,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】

照片來源:Unsplash示意圖

《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》

【林克威專欄】電商平台規則改變 供應商業者該如何突破限制

【林克威專欄】電商預購商品學問大 消費者如何保護自身權益

【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