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板殯困局5-4】力阻送葬隊伍進住宅區 新海里里長重視居民身心壓力

  •  2025-05-15

照片來源:民政局

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/台北報導

新北市板橋區新海里,40年來與殯儀館共存,居民長期承受環境與生活品質的犧牲。面對這個全台灣最具「鄰避設施」壓力的社區之一,現任里長宋靜庭自上任以來,嘗試以創新治理、公開透明與社群動員,帶動新海里從「被動受害」到「主動自救」的轉型。她說,這場改革不只關乎基層治理的突破,也展現出社區如何在逆境中尋找希望。

上任即大力改革 改善社區環境

宋靜庭上任當日,立即成立LINE公開群組「新海里大小事」及Facebook專頁,讓里民能共同討論里內議題、即時掌握第一手訊息。這種公開透明的資訊流通,打破過去里辦公處資訊封閉、里民只能被動接受通知的舊習,讓每一位里民都能參與討論、表達意見,甚至直接監督里長與鄰長的施政作為。

社群平台也成為即時服務的重要工具,宋靜庭說,無論是停水停電、環境髒亂、交通違規、噪音陳情,里長與團隊都能第一時間回應、協調處理,這種「隨時待命」的服務模式,讓里民不必再大費周章到里辦公處報案,提升了行政效率與居民滿意度。

照片來源:新海里辦公室

「長期以來,殯儀館周邊居民普遍感受到社區『負能量』高漲,彼此疏離、互動冷漠。」宋靜庭說明,她上任後積極推動敦親睦鄰,透過社群互動、活動共辦,讓里民之間建立互助、資源共享的網絡,例如每月環境大掃除、社區義工服務、長者健康課程、共餐共學活動等,既改善了社區環境,也讓居民在參與中建立歸屬感。

照片來源:新海里辦公室

宋靜庭特別強調,這些活動不僅是「做給人看」,而是讓居民真實感受到「我們不是孤單的受害者」,而是能夠一起改變社區命運的主人翁。

新海里不少社區建物老舊、結構安全堪憂。宋靜庭表示,她積極推動危老都更,導入政府「580公辦都更」專案,協助里民瞭解政策、消除疑慮,並尊重多數民意推動。她坦言,推動過程中遭遇極大阻力,包括謠言散播(如「每戶要先繳200萬」)、部分居民對新建後坪數分配不滿等,但她堅持依法推動、公開說明,並協助里民申請租屋補貼、結構補強等配套。截至目前,歐鄉社區等危老建物已啟動都更專案,部分社區進入結構補強階段,為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保障。

面對殯儀館帶來的噪音、交通、環境衛生等問題,宋靜庭指出,她與團隊主動出擊,協調新北市府、殯葬處、環保局、警方等單位,推動多項改善措施,包括改善板殯周邊夜間昏暗,降低治安風險;要求殯葬處限制送葬隊伍進入住宅區,並加強執法。

針對禮廳與住戶相鄰問題,建議館方設置隔音牆,減少噪音與視覺衝擊;協調議員、殯葬處爭取預算,改善人行道退縮、增設機車格、設置Ubike站點;推動電線下地,提升街景整潔;連續兩年獲新北市5星認證,社區環境大幅提升。

照片來源:新海里辦公室

多元課程與銀髮俱樂部活絡社區、關懷長者

新海里長期受殯儀館陰影影響,居民身心壓力大。宋靜庭結合社會資源,舉辦多元課程,諸如料理、運動、營養、插花、精油、物理治療、拉筋、氣功等,並與德翠社區發展協會合作推動銀髮俱樂部,讓長者能共學共餐、參與社交活動,減緩失智、提升健康。

「這些軟性活動,不僅豐富了社區生活,也逐步改變了過去『負能量』籠罩的氛圍。」宋靜庭表示,積極招募年輕義工,融合長者經驗與新世代服務思維,讓團隊服務更具彈性與創新,另外也透過社群工具,打破時間與空間限制,讓服務無縫接軌,「這種世代融合的治理模式,讓新海里在困境中展現新活力。」

宋靜庭強調,施政過程中難免有不同聲音,所有政策都以多數人利益為優先,並隨時修正、傾聽民意。她坦言:「政策永遠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,但我們會隨時修正,持續傾聽。」

宋靜庭也強調,罷免案雖帶來壓力,但不會改變服務初衷:「我參選里長是為了做事,不是為了惹事。但是只要我還在這個位子一天,就會落實年年發放回饋金的承諾,這是我對里民的約定,不容踐踏。」

照片來源:民政局、新海里辦公室

《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》

【板殯困局5-5】釐清板殯優化規劃時程 新北民政局長讚宋靜庭值得尊敬

【板殯困局5-1】新海里40年糾葛 衍生里長宋靜庭罷免案

【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