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有影】台灣近1成乳癌「不到40歲」   女性成年後這件事=保命關鍵

  •  2024-07-15

cnews003240705a01

▲年輕乳癌病人增加,國內乳癌權威沈陳石銘建議,女性成年後首要接受乳房篩檢。

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、林佑威/台北報導

乳癌一向是台灣女性的主要健康殺手,每年新增罹癌人數均超過萬人、每年更有接近3千人因此喪命,新警訊是,年輕不代表就不會罹患乳癌!台灣乳房醫學會榮譽理事長、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外科教授沈陳石銘提醒,國內乳癌病人中有接近1成,年齡小於40歲,而發現期別的早晚,直接影響抗癌成效,建議女性成年後第一件事,先找專科醫師進行乳房篩檢。

統計數字會說話,乳癌不但是台灣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位,衛福部日前公布最新112年女性十大癌症死亡率排名榜上,乳癌排名第二,僅次於肺癌。

沈陳石銘指出,台灣每一年有超過1萬名女性新診斷罹患乳癌,換句話說,大概每天有50名女性被診斷出罹患乳癌;另外,每年更有2000到3000人死於乳癌這個疾病,乳癌的診斷跟治療,已成為台灣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。

面對乳癌,沈陳石銘強調,有二點要提醒,第一,診斷越早越好,因為發現的期別早晚,直接決定了乳癌未來治療成效的好壞,甚至左右抗癌一半以上的結果。依國健署統計,早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可達9成以上,但若落入晚期,5年存活率僅剩下不到4成。

第二點,年輕不代表不會罹患乳癌,國內醫界第一線觀察發現,每年新診斷出來的乳癌病人,其中有8%、約1500名到1800名病人,年齡小於40歲,屬於年紀滿輕的一群。

沈陳石銘說,醫界建議女性在20歲成年之後,就應該到專科門診接受一個基本的理學跟超音波檢查,而隨著年紀漸長,到了35歲、40歲左右,可以適度再加上乳房攝影的檢查,二者互相搭配,有助於提早診斷出乳癌。

萬一不幸罹患乳癌,目前治療主要依照乳癌亞型、期別、身體狀況,共病因子等不同情形,量身訂做個人化的醫療方案。

沈陳石銘說,乳癌可用治療方式眾多,從外科手術切除、化學治療、放射治療、荷爾蒙治療到標靶治療,甚至於現在最新的免疫治療,但不是每一個病人都需要用到每一種治療,醫師會因人而異,進行精準化的醫療。

舉扮演重要角色的化療為例,近年來就有長足的進步,打破副作用嚇人的刻板印象。沈陳石銘說,過去大家都非常害怕化療的副作用,擔心化療常伴隨「掉髮」、「疲憊不適」、「噁心嘔吐」、「白血球下降」及「心臟毒性」等嚴重副作用,事實上,科技發達下,已經有微脂體包覆的化學治療藥物,可以大幅減少心臟傷害、掉髮,甚至於白血球下降也沒有這麼嚴重,是一個可以考量的選項。

沈陳石銘強調,要知道乳癌並不可怕,在現今精準醫療時代之下,只要病人跟醫療團隊好好配合,病情不但可以控制,甚至可以痊癒,好好治療,一樣可以過一個快樂、美滿的人生。女性維持均衡飲食,平常少吃燒烤食物,炸雞、炸薯等高飽和脂肪食物,正常作息加上適度運動、避免肥胖,都有助於遠離乳癌威脅。

照片來源: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

《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》

消基會質疑嬰幼兒米製品「砷」不出標準 食藥署:我們管原料米!

「全台北最難訂私廚」慘了! 北市稽查「沒登錄」最重可罰300萬

【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