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投書】司法公信力低迷:揭示法官滿意度僅26.7%的背後原因

  •  2024-08-08

【投書】司法公信力低迷:揭示法官滿意度僅26.7%的背後原因 3

趙立言/自由撰稿人

自2023年起,法官和檢察官面臨離職潮,2021年的調查顯示,民眾對法官的滿意度僅為26.7%,遠低於警察和檢察官的滿意度。這表明現有的司法制度不僅威脅司法人員的生存,也導致民眾信任度極低。

曾在彰化地院任職法官10年的黃士瑋表示,離職後每天都後悔離開這份他所熱愛的工作。然而,如果當初不離職,他可能就沒有機會為血汗司法議題發聲。他充分道出了一位熱愛司法的法官,因不良的司法制度而被迫離開的現實,並提出部分司法制度的現況,讓我們重新思考以下問題:

1.辦案期限壓力:他直指這是造就血汗司法的真正原因。看似合理的管考設計,但如果僅考核法官判案的時間與數量,不考量法官判案的品質,這樣的制度設計是否存在明顯的缺失?

2.判案品質:業界常說:「天下沒有結不掉的案件,只有你不想結的案件」。實務上更深層意思是,只要你夠敢,無論多困難的案件都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處理掉。每個月處理多少案件,法官不會做到撐不下去?黃士瑋建議合理的案件負擔的幾種方式,並希望司法單位誠實面對並找到解決方案。

3.訴訟費用:民事訴訟的費用是1000元起,最大的交通案件訴訟費用只要300元。他認為,物價連年上漲的同時,適當提高訴訟成本,減少無理訴訟,是否能更好地保障司法資源的有效利用?

案件增加的趨勢,在辦案期限壓力下,使法官難以兼顧每個案件的細節,導致案件質量下降,進而影響司法公信力。不良的制度設計會讓良幣變成劣幣,也讓想做好事的法官無法堅持下去,這絕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。

提升司法公信力需要從制度上進行全面改革。適度放鬆辦案期限的限制,設定合理的工作負擔,並改進管考制度,為法官創造更健康、更高效的工作環境。唯有如此,才能提升司法的公正性和專業性,重建司法公信力,讓民眾對司法體系恢復信心。

【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,不代表本刊立場,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】

照片來源:Unsplash示意圖

《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》

【投書】雙標黨事蹟再添一樁

【投書】審判 裁判 黑哨 怎麼辦

【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