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張亞中專欄】勿再做自我失守的反對黨

  •  2025-07-11

【張亞中專欄】勿再做自我失守的反對黨 3

張亞中/孫文學校總校長、中國國民黨主席參選人

今(11)天的台灣政壇可能又一次要上演「反對黨淪為附議黨」的劇碼?媒體昨日報導,面對行政院提出高達4,100億元的「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」,原本立場堅定反對的中國國民黨,考慮選擇放行,還加碼提出2,300億元普發現金,令特別預算總額膨脹至6,400億元。國民黨主席並以朝野「互讓一步」為自己包裝,而實質上執政的民進黨卻是寸步未讓。國民黨的妥協退讓毫無政治原則,令人憂心。

這項特別條例的核心問題,正是在於其中對台電高達1,000億元的直接補助。台電財務虧損嚴重,並非偶發現象,而是長年錯誤能源政策的結果。台電虧損不斷累積,早已成為民進黨施政失敗的縮影。然而,面對民進黨一貫用「撒錢補貼」掩蓋結構問題的做法,國民黨原本清楚指出不應再無條件補助,而應要求能源政策轉向、公開財務與改革方案。

媒體報導,國民黨選擇「放行」,僅以一條模糊的附帶決議作為交換條件——「三年內不得漲電價」。補助到位之後,誰能保證三年內不會以其他方式轉嫁成本?這哪裡稱得上是交換,根本是國民黨的自廢武功。

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,國民黨在這場攻防戰中,將自己原有的主張也拋棄。原草案中提出的「普發現金取代補助台電」方案,曾被視為藍營反制綠營預算大灑幣的旗幟,主張將錢直接還給民眾,而不是讓國營事業繼續做替罪羔羊。然而,如今的可能結果卻是「全盤接受政院版本+加碼普發現金」,國民黨不但沒有抵擋民進黨的財政氾濫,反而自己也成為其中一員。

若我們從政治邏輯來分析,國民黨的這種「雙輸妥協」無疑讓自己失去了反對黨應有的監督正當性,讓民進黨成功轉嫁政治風險,把電價與關稅帶來的壓力變成全民共擔的6,400億元預算;而國民黨既沒擋住錯誤政策,又無法展現改革願景,反而讓人看清其缺乏立場與膽識。

這並非國民黨第一次這麼做,從昔日的疫苗預算、特別預算到台電補貼,藍營每次總是嘴上反對、但卻表決通過,對民進黨來說是「紙老虎」,對支持者來說是「假反對」。而最終的結果,就是最後選民在藍綠之間只看到「民進黨強硬有錢給、國民黨軟弱只會吵」,國民黨自然再難吸引民心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國民黨此番讓步的背後,並非完全無知,而是出於對「普發現金」的幻想,以為透過加碼撫慰民意,可以換得政治利益與經濟效果,卻未意識到這種短期討好,不但無助於結構問題的解決,更會強化政府以撒錢治國的惡性循環。這種思維不僅顯得廉價,更將使國民黨未來更難再對預算亂象說「不」。

在民進黨全力推動「髒電治國」、「台電補貼」、「全民埋單」的同時,國民黨今天如果退讓,只是讓自己淪為政策的影子與背書者。今天的特別條例案,國民黨如果繼續和稀泥,那就是自我失去政治立場與反對黨的功能。台灣政治最可怕的不只是民進黨濫權,更是在野的國民黨懦弱。一個沒有原則、沒有膽識、沒有底線的在野黨,連制衡角色都演不好,人民看不起,黨員也蒙羞。

【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,不代表本刊立場,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】

照片來源:朱立倫臉書

《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》

【張亞中專欄】馮德萊恩的歐盟盲點

【張亞中專欄】借鏡「印度贏學」的賴清德「綠色贏學」?

【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