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何啟聖專欄】毀憲廢監院勒馬 平反軍公教守正

  •  2025-08-11

照片來源:監察院網站截圖

何啟聖/資深媒體人

第一輪罷免行動以大失敗收場後,立法院隨即決議成立修憲委員會,處理多項憲政改革議題。其中,國民黨跟從民眾黨提出廢除監察院的修憲案,立即引發外界高度關注與爭議。這本應是國民黨在民意否決執政黨之後,重新凝聚支持、展現問政方向的契機,更應將焦點放在攸關正義與制度信任的重大議題——平反遭民進黨苛扣的軍公教退休金。然而,就任一年來,國民黨對最核心支持群體的付託卻毫無作為,選擇以廢院作為再出發的第一步,不僅背離選民期待,更可能削弱在野陣營原本擁有的政治優勢。

監察院雖然在民進黨執政後因人事安排而嚴重政治化,失去了御史大夫的獨立超然,但問題的癥結並不在制度本身。五權憲法是中華民國憲政的基石,監察院作為其中之一的權力機關,存在的意義是制衡與監督。廢除監察院,不只是破壞制度平衡,更等同於摧毀五權憲法的根本設計,實質上就是在變更國體。這對一向自詡為憲政守護者的國民黨而言,無異於自我否定。

真正應該改革的,是監察委員提名機制與審查程序,讓監察權重新回到公平、公正、超越黨派的軌道上。社會對監察院的失望,來自部分案件審查結果匪夷所思:陳宗彥性招待案爆料證據眾多卻未遭彈劾;高端疫苗採購案疑點重重卻輕描淡寫結案;台南市議長邱莉莉賄選案未見積極追查;林智堅論文抄襲爭議未正式調查;3+11防疫決策過程被批評調查不力;甚至普悠瑪號事故調查結論也被家屬質疑偏袒官方。這些荒唐結果,並非五權制度本身的錯,而是人事高度政治化、失去獨立性的惡果。

反觀軍公教退休金問題,才是真正攸關正義與社會信任的重大議題。軍公教的退休金制度,原本是建立在信賴保護與政府契約精神之上,卻被民進黨政府以「年金改革」之名削減,淪為政治清算與報復,嚴重傷害了這個群體對國家與體制的信任。

這並不是與其他職業群體爭奪資源,而是要恢復一個政府對所有勞動者——無論是基層勞工、軍人、公務員或教師——都必須信守承諾的原則。今天能夠隨意改變軍公教的待遇,明天也可能同樣對待其他行業的勞動者;因此,平反軍公教退休金,不只是特定群體的利益,更是守住社會整體契約精神與保障制度的底線。

若民進黨真以財政壓力為理由削減軍公教退休金,那麼面臨行將破產危機的勞保制度更應優先改革。勞保牽涉人口更多、財務缺口更龐大,對整體社會的衝擊也更深遠。然而,民進黨政府始終不敢動勞保,原因不在技術困難,而在於政治算計——廣大的勞工是龐大票源,一旦觸碰勞保改革,勢必引發民怨並在選舉中遭到背棄。這完全是以選舉利益為優先,而非以社會正義與制度永續為核心的思維。如此選擇性改革,正是對公共政策價值的最大背離。

苛扣軍公教退休金的做法,更揭示了民進黨積極倡議的「抗中保台」與其實際政策之間的最大矛盾。雖然被削減的是已退休的軍公教,但這樣的政治清算,傳遞出的訊號卻足以影響仍在崗位上的軍人與公務員——今天可以動你的前輩,明天也可能動你。這種對未來保障的威脅,不免讓現役人員對政府心生恐懼,進而動搖對民進黨執政的信任。當軍隊與公務體系的信心被削弱,「抗中保台」便淪為空洞口號,因為真正的國家防務與公共服務,不僅需要武器與政策,更需要建立在信任與承諾上的忠誠與士氣。

政治的價值不在於一時的口號,而在於是否能為國家留下健全的制度與可長可久的信任。國民黨此刻擁有國會優勢,應將這份優勢轉化為守護憲政與伸張正義的力量,而不是成為破壞制度平衡的推手。只有如此,才能真正配得上反罷成功後所贏得的民意支持。

【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,不代表本刊立場,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】

照片來源:監察院網站

《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》

【何啟聖專欄】感謝太陽花 讓柯文哲丟出水杯

【何啟聖專欄】民進黨性平聲明背後的陰暗與醜陋

【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