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何啟聖專欄】政治版「國王新衣」——誰敢當那個小男孩?

  •  2025-08-01

【何啟聖專欄】政治版「國王新衣」——誰敢當那個小男孩? 7

何啟聖/資深媒體人

民進黨的中常會上,王世堅直言勸諫賴清德不要再沉迷於罷免。這樣的政治鬥爭,不但浪費社會資源,更會削弱人民對民進黨的信任。他的話一出,立刻遭到黨內群起圍剿,仿佛說實話便是叛逆。然而,社會輿論卻普遍認為王世堅是「民進黨的良心」,因為在權力與派系淹沒一切的時候,至少還有人敢逆耳直言。

其實,在國民黨內也有一位扮演同樣角色的人物——張亞中。這些年來,張亞中屢屢挑戰國民黨中央的決策,卻不是為了譁眾取寵,而是出於對制度、對黨魂的堅持。他要求總統提名必須依照黨章規定,公開初選,而不是密室協商;他要求落實責任政治,敗選必須有人辭職下台,而非合理化失敗;他揭露中常委選舉存在嚴重賄選,認為不整治便無法重獲民心;甚至對於安倍晉三身後降半旗,他也公開反對,認為一個政黨不應因國際壓力而失去自我立場。這些批評,雖然不為當道所喜,卻是真正出於維護國民黨制度與精神的「良心之聲」。

尤其在兩岸議題上,張亞中更是毫不妥協。他嚴厲批評國民黨這些年隨著民進黨的論述逐步後退,為了避免被抹紅,竟然模糊了「統一」目標,只剩「模糊安全、經濟繁榮」這些空洞口號。他直言:若國民黨放棄憲法揭示的「一個中國」精神,便失去存在的根基,淪為藍皮綠骨,徹底喪失價值。

張亞中提出「一中同表」的構想,認為這是對「一中各表」的升級。他主張兩岸都應明確承認「同屬一個中國」,但各自治理,互不隸屬。唯有在這個政治架構下,兩岸才能建立信任,推動協議,逐步走向和平統一。他反對以一次公投草率決定統一與否,指出統一是一個長期的制度工程,應該透過文化交流、經濟融合、法制設計,逐步累積共識,最終讓統一成為順理成章的結果,而不是被當作一場民粹操作。

相形之下,國民黨現行的「一中各表」與模糊立場,既不敢明說終極方向,也拿不出路徑圖。張亞中尖銳地指出,這種態度看似安全,其實是自取滅亡。因為當一個政黨不再有核心價值與清晰藍圖時,選民為什麼還要支持?既然只是另一個版本的民進黨,人民乾脆選擇原版。

因此,王世堅與張亞中雖分屬藍綠,卻同樣扮演了黨內清醒者的角色。王世堅提醒民進黨不要沉迷鬥爭,張亞中提醒國民黨不要放棄理念。他們的話雖刺耳,卻比掌聲更有價值。真正的愛黨不是討好當權,而是堅守原則;真正的良心不是迎合時勢,而是指出錯誤。

這讓人想起《國王的新衣》裡,那個勇敢喊出「國王沒有穿衣服」的小男孩。當權力沉浸在掌聲與虛榮之中,最需要的往往不是歌功頌德,而是有人戳破幻象。王世堅與張亞中,就是今日政壇裡的那個小男孩。或許不受歡迎,或許遭到圍剿,但若沒有這樣的真話,政黨最終只會在虛幻的自我陶醉中一步步走向墮落。

【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,不代表本刊立場,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】

照片來源:Unsplash示意圖

《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》

【何啟聖專欄】黑箱重演?民進黨不能自我否定太陽花精神——以服貿標準檢驗台美關稅談判,人民有知情權

【何啟聖專欄】賴清德的美國投名狀──沈伯洋

【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