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何啟聖專欄】外交的錯亂與雙面訊號:鄭麗文見高市早苗的戰略迷航

  •  2025-10-08

【何啟聖專欄】外交的錯亂與雙面訊號:鄭麗文見高市早苗的戰略迷航 3

何啟聖/資深媒體人

鄭麗文近日宣示,若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,將主動拜會日本首相高市早苗,以推動「政黨外交」。此言一出,黨內外嘩然。她強調要拓展國際能見度,並同時恢復與中國大陸的交流,試圖營造「兩邊都能談」的靈活姿態。

然而問題在於——這兩條路線根本互相牴觸。

高市早苗正是日本政壇中對中最強硬的領袖,她的立場與鄭麗文口中的「兩岸和平交流」完全背道而馳。這不是靈活,而是錯亂;不是平衡,而是自我矛盾。

一、矛盾的訊號:想與大陸交流,卻拜會最反中的日本首相

鄭麗文一方面高喊要重啟國共交流、降低兩岸緊張;另一方面卻選擇主動拜會高市早苗——這位長年支持軍備擴張、強化美日同盟、並以「對中強硬」著稱的日本首相。

高市早苗多次參拜靖國神社,否認侵略歷史,甚至反對日本對亞洲受害國的道歉。她代表的,是日本右翼的國家敘事與冷戰式對中思維。

國民黨若以最高黨職身分主動登門拜會,不僅在歷史情感上與中華民族記憶相衝突,更在政治現實上等於向北京釋出敵意訊號。

鄭麗文一邊說要「恢復國共交流」,一邊又向日本右翼靠攏,這樣的雙面訊號,只會讓兩岸互信瓦解、讓國民黨的外交路線陷入混亂。

二、層級不同:韓國瑜的接待是禮儀,鄭麗文的拜會是表態

有人辯稱:「四月高市早苗訪台時,立法院長韓國瑜也親自接待,為什麼他就不被批評?」

這樣的說法忽略了最基本的外交層級差異。

韓國瑜的接待,是基於中華民國立法院長的職責。外賓訪問國會,由議長接見,是主權體制下的正常禮節,屬於制度性外交,象徵國家尊嚴與對等關係。

這是一場「在我國土地上、由主人接待賓客」的正式行程,無涉政治選邊。

反觀鄭麗文若以國民黨主席身分主動赴日拜會,性質完全不同。這不是被動禮節,而是主動表態;不是代表國家制度,而是代表政黨立場。

這樣的舉動在國際政治上,會被解讀為國民黨外交路線轉向——從「和陸不獨」變為「親美日、疏中陣營」。

韓國瑜是履行禮儀,鄭麗文是釋放訊號。

一個維護主權尊嚴,一個製造戰略誤判。

三、歷史不能被遺忘:靖國神社的陰影不只是歷史問題

高市早苗對靖國神社的態度,象徵日本右翼的歷史修正主義。

靖國神社供奉的是二戰甲級戰犯——那些曾侵略中國、屠殺無數同胞的將領。

當日本領袖一次次前往祭拜時,不只是宗教行為,而是政治宣告。

國民黨曾經領導八年抗戰,付出無數生命與血淚,正因如此,這個黨更應該對歷史保持敬畏。

如今若國民黨主席主動拜會一位為戰犯辯護、否認侵略的日本首相,外界必然質疑:這個政黨是否還記得自己的歷史記憶與民族立場?

外交可以務實,但不應忘本。尊嚴不是外交的包袱,而是外交的根。

四、戰略思維:外交不是曝光,而是立場

真正成熟的外交,不是多見幾個人,而是知道什麼時候該見、該以什麼身分見、見了要說什麼話。

韓國瑜的接待,是制度性任務;鄭麗文的拜會,則是政治選邊。

前者體現國會主權,後者反映個人野心。

若國民黨要重新獲得人民信任,必須明確劃出外交底線——可以友日,但不能親右;可以靈活,但不能無原則。否則,一邊說要和大陸對話,一邊又投向對中最敵對的政治人物懷抱,只會讓人懷疑:這到底是外交布局,還是方向迷航?

結語

鄭麗文的問題,不在於她想交流,而在於她不懂得界線在哪裡。

她想同時討好兩邊,結果兩邊都不信;想展示靈活,反而暴露錯亂。

外交需要智慧,而不是表演;需要平衡,而不是矛盾。

真正有遠見的領導人,應該知道:

和平要靠理性,尊嚴要靠堅持。

【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,不代表本刊立場,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】

照片來源: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

《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》

【何啟聖專欄】正藍的召喚:走出迷霧,直面中國國民黨的靈魂拷問

【何啟聖專欄】張亞中的辯論革命:從語言對抗到制度自覺

【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