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何啟聖專欄】國民黨的程序鬧劇:朱立倫在玩什麼?

  •  2025-09-06

【何啟聖專欄】國民黨的程序鬧劇:朱立倫在玩什麼? 3

何啟聖/資深媒體人

近來,看到國民黨權貴高層,在那裡穿梭、喬弄,就搞懂了,為什麼七月三十ㄧ日已經公告的黨主席選舉辦法,要ㄧ改、再改。這也註定了,這是中國國民黨史上,最不具公平性的一場黨主席選舉。

國民黨主席改選,本來應該是一場展現民主、凝聚向心的好機會。結果規則一公布,沒多久又一改再改,搞得亂七八糟。時程亂動、黨員資格隨便調、參選門檻偷偷加高,甚至有人能臨時補資格。這樣的比賽,還談什麼公平?

第一,時程亂改,還壓縮競選時間。
黨中央原本公告的時程很清楚:9 月 1 日到 5 日領表,9 月 4 日到 5 日登記。可是 8 月 27 日中常會卻突然決議,把整個時程往後拖,改成 9 月 15 日到 19 日領表,9 月 18 日到 19 日登記。

表面上是延後兩週,但 投票日依舊維持 10 月 18 日不變。結果就是,參選人真正能競選的時間被大幅壓縮。原本應該有六週時間可以跑基層、拉票,如今只剩下一個月左右。這等於用「延後」之名,行「限縮」之實,對非現任或沒有龐大資源的人來說,幾乎是變相剝奪公平競爭的機會。

第二,補繳黨費拖了兩次,人頭黨員疑慮加深。
具投票資格的黨員,本來規定要在 6 月 18 日前把黨費補齊,名冊就此凍結。可是黨中央先是在 8 月 27 日決議,把期限延到 8 月 28 日;接著又進一步把期限推到 9 月 10 日。這等於整整延了兩次。

投票名冊應該是最穩定、最不能亂動的基礎,可現在卻像橡皮筋一樣,被硬拉了將近三個月。結果就是,誰最後能投票完全不確定,甚至有人在最後一刻才補繳黨費入冊。這樣的操作,不只讓整個選務失去穩定,更讓「人頭黨員」的質疑不脛而走。當投票資格都能這樣隨意調整,這場選舉的公信力還剩多少?

第三,本票制度大不同,門檻大幅拉高。
上一屆(2021)只要到書局買一張本票,寫上 10,000,000 就算交差,根本不用真的有錢存在銀行。這一屆卻規定必須交「金融機構本票」,意思是參選人必須把 真金白銀 10,000,000 存進銀行,銀行才會開票。

差別很清楚:以前是「紙上承諾」,現在是「現金實繳」。這等於把參選門檻大幅拉高,沒有龐大資金或派系奧援的人,根本跨不進來。

第四,臨時補中評委,参選資格隨人設。
更誇張的是,規則已經公告後,黨主席還能臨時補中評委,讓「特定人士」瞬間取得參選資格。這就像比賽中途,裁判突然宣布:「現在再加幾個人可以上場。」這樣的操作,誰不會懷疑是量身打造?資格應該在公告一開始就訂清楚,怎麼能邊比邊改?

第五,程序形同兒戲,制度徹底失靈。
從頭到尾,這場黨主席選舉根本不是「公平公正公開」,而是「規則隨便翻修、程序隨意讓位、權力說了算」。公告只是做樣子,黨費補繳截止日可以延兩次,保證金表面沒變卻暗中加高,參選資格甚至能臨時補票,競選時間還被壓縮。這樣的比賽,說它是公平、公正、公開,外界怎麼可能相信?

有人或許會替黨中央辯護,說延後是為了照顧基層,補資格是希望強將加入,提高門檻是避免濫竽充數。聽起來冠冕堂皇,但真相就是:規則完全為權力服務,而不是為公平設計。民主的價值不在結果,而在過程。當過程滿是漏洞,再怎麼選都毫無說服力。

朱立倫常說國民黨是「最重視程序的政黨」。但這次選舉裡,黨中央親手把程序踐踏在地。這不只是對基層黨員的羞辱,更是向社會大眾宣告:國民黨連自己的遊戲規則都守不住。

如果國民黨還想重建信任,就必須馬上改正:規則公告前一次定案,不得事後隨便修改;投票資格該截止就截止,不得兩度拖延;保證金若要提高,就要公開承認,而不是假裝沒變;參選資格要在一開始確定,而不是讓主席臨時塞人。

民主不是口號,而是程序。朱立倫若繼續玩弄規則,國民黨不但會失去基層,更會徹底失去社會的期待。到頭來,不管誰當選主席,都是在一個爛掉的制度上登場,毫無正當性。國民黨要真正翻身,第一步就是守住程序正義,而不是讓黨內民主成為笑話。

ㄧ個即將下台的黨主席,留下優雅的身影,不好嗎?

【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,不代表本刊立場,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】

照片來源:朱立倫臉書

《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》

【何啟聖專欄】誰讓洪秀柱去了北京紀念抗戰?

【何啟聖專欄】朱立倫朕即天下?豈能指定接班人!

【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