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鏟子超人」帶病菌散全台? 疾管署公布最新監測結果

  •  2025-10-02

「鏟子超人」帶病菌散全台? 疾管署公布最新監測結果 3

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/台北報導

各地「鏟子超人」前進災區協助重建復原,暖心之舉,但水利專家、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卻擔心志工們如果裝備不夠,不但容易被感染生病,也可能把病菌帶出花蓮,逆風呼籲「鏟子超人」別再湧向光復鄉 。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今(2)日指出,疾管署一直有在監測災區疫情,目前並未收到有特殊傳染病疫情,包括腹瀉跟呼吸道疾病都沒有。但志工們仍該做好「裝備保護、飲食保護、清潔保護」防疫三保。

曾淑慧表示,疾管署目前有在監測收容所跟災區的疫情,到目前為止,並沒有收到特殊傳染病疫情,包括腹瀉跟呼吸道疾病都沒有。

在災區,曾淑慧說,外傷跟零星的流感個案,還是會有的,但就是一般的個案,像是跌倒、扎傷等外傷需求,此外,畢竟目前國內已經進入流感的流行期,所以也還是有零星的流感個案報告。

曾淑慧強調,疾管署先前已有發過新聞稿,提醒志工民眾要進入災區協助重建工作之前,最重要是保護自己,要做好「裝備保護、飲食保護、清潔保護」防疫三保。不但手套、口罩、雨鞋等要齊全,另外要注意飲食衛生,食物要煮熟,飲水要煮沸或飲用瓶裝水,加上注重環境清潔 ,要救人之前要先保護自己,否則反過來需要被協助就失去助人本意。

疾管署提醒當地民眾及投入重建人員、志工,清理環境時落實「裝備保護、飲食保護、清潔保護」防疫三保,避免傳染病威脅。

一、 裝備保護:
清理時切勿赤手赤腳、穿拖鞋,以及直接接觸污水、污泥或災害廢棄物,務必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、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,避免被生鏽器物(如鐵釘、鐵片等)刺傷或割傷,以防感染鉤端螺旋體病、類鼻疽、破傷風等傳染病。如出現發燒、頭痛、肌肉痛、腹痛、腹瀉、黃疸、倦怠等症狀,請儘速就醫,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接觸史、受傷原因及傷口污染情形,以利醫師診療。

二、 飲食保護:
水災地區蓄水池如遭污水侵入,應確實清洗、消毒後再蓄水;食物飲水要煮熟煮沸,食物保存過久或變質(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等)請勿再食用。

三、 清潔保護:
戶外區域可用市售含氯漂白水稀釋50倍(200cc加10公升水)噴灑庭院、水溝等潮濕處;居家環境可用市售含氯漂白水稀釋100倍(100cc加10公升水)擦拭或刷洗地板、牆壁、廁所等處;廚具及餐具應煮沸消毒或用10公升清水加40毫升漂白水浸泡30分鐘稀釋進行消毒,並以清水沖洗乾淨後再使用。同時應注意手部清潔,依「濕、搓、沖、捧、擦」五步驟正確洗手;如暫時無法取得清水,且手部無明顯髒污,可改用酒精含量75%的乾洗手液清潔雙手。

照片來源:CNEWS資料照/記者陳鈞凱攝

《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》

流感早爆效應!26.4萬人搶打疫苗 創5年開打首日最高紀錄

疫情升溫卻爆「自費流感藥」大缺貨 疾管署出手了!釋庫存2.5萬人份

【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