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白袍高血壓」不用怕? 錯!3/1的人恐演變為真高血壓

  •  2025-10-22

「白袍高血壓」不用怕? 錯!3/1的人恐演變為真高血壓 3

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/台北報導

怎麼一到醫院就有病?一名50多歲的女性,有高血壓問題,但血壓量測卻總是不準,在家量「血壓偏低」,一到醫院卻「血壓上升」且越量越高,認為自己是「白袍高血壓」的她,竟自行停藥,結果導致血壓失控。醫師提醒,白袍高血壓者也不能輕忽平時的血壓,因為研究顯示白袍高血壓患者大約有三分之一,在追蹤二至三年後,會演變為真高血壓。

什麼是「白袍高血壓」?指的是平時在家量血壓,血壓值都在正常範圍,但是一到醫療院所量測血壓時血壓達到高血壓的標準(收縮壓大於140 mmHg或是舒張壓大於90 mmHg),甚至出現血壓越量越高的情況。

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解釋,這是由於一般人在家裡會感覺較安心放鬆,而到醫療院所面對穿著白色衣物的醫護人員,就自律神經緊張,體內並釋放壓力荷爾蒙,引發血壓上升。如果有嚴重的焦慮或恐慌者,即使在家測量血壓,也可能因緊張而血壓飆高。

以該名女性為例,因為血壓偏高到醫院,測量血壓值為170/100 mmHg,休息五分鐘再量,血壓上升到176/105 mmHg,三分鐘後再測,血壓又上升到180/108 mmHg。醫師一問才知道,原來她幾個月前因為血壓偏高,服用了兩種藥物,之後常感到頭暈無力,在家量測血壓,發現血壓偏低106/62 mmHg (正常血壓值120/80 mmHg),認為自己是「白袍高血壓」而自行停藥而惹禍。

何一成說,經過病史、理學檢查、心電圖、血液等檢查,判斷該名女性平時就已達到高血壓的狀況,需要藥物治療,而「白袍高血壓」的效應,造成她在醫院時的血壓比平時血壓高出許多,經調整藥物之後,身體感覺較之前舒適,沒有頭暈無力等現象。

何一成表示,類似案例不少,在醫院量血壓時,可能因為焦慮使得血壓升高,看到數值又更緊張,導致血壓越量越高。提醒民眾,測量血壓如想要較為準確,到醫療院所時不要立刻量,先坐著休息10至15分鐘,覺得身心較放鬆時再量,同時也可多量幾次給醫師參考評估。

白袍高血壓者也不能輕忽平時的血壓!何一成說,研究指出,在醫療院所量血壓數值偏高的人之中,大約有五分之一屬於白袍高血壓,一旦在放鬆的環境時,血壓又正常。但白袍高血壓患者大約有三分之一在追蹤2至3年後,會演變為真高血壓,此時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就會上升,同時因為在醫療院所量到的血壓數值較高,若沒有平時測量的數據可供參考,就有過量用藥的可能,導致病人服藥後平時血壓過低,產生頭暈、無力等副作用,甚至造成跌倒受傷。

何一成提醒,高血壓如需要用藥,應測量各種狀況時的血壓值,以及了解患者的身體與心理狀況,選擇適量的藥量,以免平時血壓過低。民眾如果有血壓問題時,應養成定時在放鬆環境量測血壓的習慣,並在就醫時提供醫師參考,在用藥期間也應留意是否有其他不適症狀,若有應儘早回診,讓血壓能控制在合適的範圍。

照片來源:示意照/翻攝自Pexels

《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》

洪水沖走光復鄉8歲童「一雙腳」 門諾醫院6天趕工裝回矯具

流感還有二波高峰「時間點」曝光! 40歲年輕男發病住院五天速亡

【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