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ll's NEWS


調查新聞

帶您了解最新、最熱門的民調資訊......

【全球民調/韓國】消費者對「零」符號飲料存認知誤區 八成支持更嚴格標準

  •  2025-03-04
  •  
  •  李映萱

CNEWS195250304a01

臺灣調查網記者李映萱/綜合報導

近年來,標榜「零糖」、「零卡路里」的飲料在市場上大行其道,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的青睞。然而,根據韓國輿論調查機構《輿情中的民意》最新發布的調查顯示,儘管零飲料的認知度極高,消費者對「零」符號標示的理解卻存在顯著誤區。超過八成受訪者支持對標示標準進行更嚴格的規範,以確保資訊透明,減少誤導性認知。

根據調查,零飲料的認知度高達97%,其中56%的受訪者表示「非常了解」,41%則「聽說過」,僅有3%的人完全不了解這類產品。年齡層方面,20至30歲人群的認知度最高(81%),40至50歲族群為56%,60歲以上的認知度雖相對較低(33%),但62%的人仍「聽說過」這類飲料,顯示零飲料已廣泛滲透各個年齡層。

除了認知度高,零飲料的實際消費率也相當可觀。過去一個月內,55%的受訪者表示曾購買零飲料,20至30歲人群的購買率最高(77%),40至50歲族群為54%,60歲以上族群則為37%。主要購買動機包括「體重管理或疾病控制」(70%)、「價格優惠或促銷活動」(23%),而50歲以上族群則有較多人表示「想嘗試新產品」。

儘管零飲料受到廣泛關注,但許多消費者對「零」符號的標示標準理解不足。根據韓國食品藥品安全部規定,每100mL含糖量低於0.5g即可標示「零糖」,每100mL熱量低於4kcal則可標示「零熱量」。然而,調查顯示,僅有33%的受訪者能正確理解這一標準,37%的人誤以為「只有完全無糖、無熱量的飲料才能標示為零」,甚至有7%的人從未接觸過相關標準。

此外,61%的受訪者錯誤認為「只要未添加糖就能標示為零糖」,但實際上,若飲料內含有水果等天然糖分,仍可能超過標準,不符合「零糖」規範。約24%的受訪者認為「糖含量比同類飲料減少50%以上」可標示為「零」,22%的人則認為「熱量比同類飲料減少50%以上」即可使用「零」標示,顯示市場上對標準仍存模糊認知。

針對「零」標示標準是否需要更嚴格的問題,76%的受訪者認為應進一步加強規範,81%則表示「零」標示應僅適用於真正完全無熱量、無糖的產品。此外,89%的受訪者認為應該更明確提供關於甜味劑的資訊,避免消費者誤解「零」飲料就是天然健康的選擇。

韓國政府計劃自2026年起修訂「零」標示標準,要求使用甜味劑替代糖的產品,必須標明「含甜味劑」及準確的卡路里資訊。調查顯示,76%的受訪者支持這項修訂,並認為更詳細的標示有助於提升市場透明度。此外,若新標準實施,願意推薦零飲料的比例將從49%提升至59%。

除了標示標準爭議,消費者對零飲料的主要成分,甜味劑的安全性也持保留態度。調查顯示,僅39%的受訪者認為「長期飲用零飲料是安全的」,僅36%的人認為「甜味劑安全」。主要擔憂包括「長期食用對健康影響不明確」(64%)、「甜味劑為人工合成物」(62%)、以及「缺乏相關資訊」(46%)。這顯示消費者雖然喜愛零飲料,但對其潛在健康風險仍存疑慮,市場亟需提供更透明的資訊來提升信任度。

該調查於2024年12月20日至12月23日進行,通過網路調查隨機抽取1000名18歲以上韓國成年人,在95%置信水平下,抽樣誤差為±3.1個百分點。

照片來源:freepik示意圖